矽品董事長林文伯說,虛擬集團仍存在,與南茂、矽格、京元電業務不衝擊。
動作保守
【楊喻斐╱台北報導】半導體封測產業整併潮不斷,近年來日月光(2311)、力成(6239)、頎邦(6147)均透過購併方式擴張營運版圖;反觀矽品的動作最為保守,其實在10幾年前的時候,矽品董事長林文伯即建構「矽品虛擬集團」,但最後仍瓦解。不過,林文伯強調,虛擬集團還是存在的。
矽品成立30周年,董事長林文伯與總經理蔡祺文兩人合作無間,林文伯負責業務與財務,蔡祺文負責研發技術與製造,為矽品打下第3大封測廠的江山,不過總是會有理念不合的時候,以「虛擬集團」的概念為例,兩人就出現分歧。
矽品的虛擬集團是由林文伯所建構,透過取得部分股權方式,將對方公司納入虛擬集團之下,在2006年期間歸為虛擬集團的成員包括矽格、京元電(2449)、南茂(8150)、全懋(後被欣興購併),隨著矽品陸續退出京元電、矽格董事會後,目前有實質股權關係的只剩下南茂與欣興。
南茂欣興有實質股權
林文伯表示,虛擬集團還是存在的,除了真正具有持股的南茂之外,先前更將LCD(Liquid Crystal Display,液晶顯示器)驅動IC(積體電路)、記憶體相關封測設備轉售給南茂,不但不與南茂搶市,就是要讓南茂專心對付頎邦、力成,而與京元電、矽格之間也有業務不衝突的默契存在,這樣矽品才可以專心與日月光、艾克爾(Amkor)競爭。
林文伯強調,國內只要是邏輯性、混合訊號IC測試的業務,矽品都不碰,這個部分交給京元電、矽格,這2家公司都發展得很好,各擁一片天。至於未來要當世界第1,是否需要整併上述這些公司,林文伯坦言,並不需要,即使購併了也當不了世界第1。
林文伯說,戰場上競爭對手也剩下沒幾家,有能力投資的廠商已經不多了,台灣剩下日月光與矽品,力成剛開始進來,至於中國競爭對手長電雖然有政府奧援獲得資金補助,但產品內容還是以低階為主,與矽品差上一大截,暫時還沒有威脅,未來也不得不小心。
矽品近年營收
「對手也剩下沒幾家」
30年前,矽品1年的營收只有400萬元,到今年將可望挑戰750億元,再創歷史新高,30年跳躍式成長了1萬8750倍,期間只有成立第1年與2001年網路泡沫化時出現虧損。
展望下一個30年,林文伯直說,希望可以再活30年,現在也已啟動接班人培養計劃,以「踏實傳承」為目標,期望讓目前年輕員工在公司內部進一步創業。
【蘋論陣線】:最新評論及獨立媒體每日總覽有話要說 投稿「即時論壇」
onlineopinions@appledaily.com.tw
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-Text RSS service —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'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's site,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.org/content-only/faq.php#publishers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