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搶攻中國手機面板的市佔率,JDI延攬許庭禎出任TDI的董事長,在這波競爭中,台灣與TDI在中小尺寸面板的戰略位置相當重要。蕭榕攝
產業把脈
【吳秀樺╱專訪】由日本政府日本產業革新機構結合日本索尼、東芝、日立與Panasonic等4家公司成立的日本顯示器(JDI),是目前全球最大中小尺寸面板廠,擁有最先進技術的JDI成立後,來台灣成立子公司台灣顯示器(TDI),看重群創(3481)前副總許庭禎過去豐富經驗,延攬成為TDI的董事長,是JDI最高階外籍經理人。
隨著手持與穿戴產品的發展,在這波競爭中,台灣與TDI在中小尺寸面板的戰略位置為何?《蘋果》專訪許庭禎暢談台灣產業何去何從。
記者問(以下簡稱問):手持裝置盛行,中小尺寸面板成長快,如何看待?TDI扮演的角色為何?
許庭禎答(以下簡稱答):TFT市場差別很大,大尺寸主要運用於電視、資訊產品,還有少數的公共顯示器,電視市場雖然成長,但中小尺寸面板運用多,有穿戴式裝置與未來物聯網商機,讓中小尺寸持續成長,未來發展更寬廣。
TDI產品以高階為主
JDI在台灣成立DTI,是經營形態的轉變,過去JDI主要集中在高階面板市場,但只有相對少量產品使用,成立TDI是營運模式的第1波突破,就希望能藉由TDI把JDI的高階面板,從模組設計製造,藉由成本控制,快速的進行客制化,讓高技術的產品,也能有親民的價格。
問:TDI產品訂位為何?中國面板廠也加入競局,低價產品是否成趨勢?各廠投入LTPS生產,未來產能是否有過剩問題?
中小尺寸未來發展多
答:TDI主要為台灣、中國與部分歐美客戶,目前市場走低價風,這是主流也是趨勢。我認為低價非壞事,未來面板發展會一直往高階走,中階的產品會變少;低溫多晶矽(LTPS)、Full HD超高解析度面板,是目前手機面板發展的方向,而TDI的產品也是以高階為主。
問:台灣面板廠從過去快速擴充,目前以提升技術為主,如何看待台灣面板業的未來?
答:除了資金與技術之外,政府的產業政策也是問題所在,大尺寸面板是資金與產能的競局,中小尺寸則是技術為主,而穿戴產品與物聯網的面板需求,技術要求也很多,例如與感測器的結合,讓中小尺寸面板未來發展的可能性多很多。
問:台灣面板產業發展16年,由於不再擴產與賺少賠多的情況,讓產業面臨人才流失,你如何看待?
答:這是一個開放的社會,人才與資金都是流動的,那裡有未來有發展的可能性,就往那兒流,就如同當年台灣剛投入TFT,從各方吸引許多人才加入,主要是TFT有未來性,其次,產業政策也要健全,而不是採取防堵的措施。
許庭禎小檔案
出生:1963年射手座
婚姻:已婚、育1子1女
經歷:
應用材料處長
奇美電子業務副總
建美電子董事長
群創中小事業群副總
學歷:德州奧斯汀大學電機博士
資料來源:台灣顯示器
台灣顯示器小檔案
成立時間:2013年11月
資本額:3000萬
董事長:許庭禎
員工人數:200人
營業項目:中小尺寸(手機、平板電腦)面板、模組銷售
資料來源:台灣顯示器
【蘋論陣線】:最新評論及獨立媒體每日總覽有話要說 投稿「即時論壇」
onlineopinions@appledaily.com.tw
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-Text RSS service —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'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's site,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.org/content-only/faq.php#publishers.